一、纠纷背景:借款逾期引争议
时间追溯到2023年5月,被告因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15万元。同年9月,被告又以开店装修为由,陆续向原告借款11万元,累计本金26万元。双方补签合同约定于2024年5月31日前分11期偿还本息。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始终未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多次催讨无果,坚持要求被告偿还本金及利息,而被告则以当初未明确约定利息为由拒绝支付利息,双方争执不下,纠纷陷入僵局。
二、调解介入:专业疏导稳局面
面对这一困局,调解员俞红迅速介入。她首先将情绪激动的双方分开,分别进行安抚和倾听,充分理解原告未能收回借款的焦虑与被告经营受挫的压力,为后续理性沟通奠定了基础。在双方情绪稍缓后,俞红引导他们回到谈判桌前。
三、法律破局:精准释法解心结
调解的核心难点在于利息争议。原告坚持认为拖延还款应支付利息作为补偿。俞红调解员精准地抓住这一法律关键点,向原告进行了清晰的法律释明。她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明确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利息。”并细致剖析了双方签订的合同:虽然使用了“偿还本息”的表述,但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具体的利率标准、利息起算时间及计算方式。俞红明确指出,这种模糊的表述在法律上不构成对支付利息的“明确约定”,因此原告主张利息缺乏法律依据。
四、认知转变:权衡利弊促共识
这一权威的法律解释成为调解的转折点。原告在俞红耐心细致的普法下,从最初的坚持主张利息,逐渐转为认真审视法律规定。俞红进一步引导原告权衡利弊:若坚持诉讼,不仅利息诉求极可能因约定不明而被法院驳回,还需额外承担诉讼成本和时间,且执行结果不确定;而通过调解,可以立即锁定26万元本金债权,并制定具有法律保障的还款计划。面对清晰的法理和现实考量,原告最终表示理解并主动放弃了利息主张。
五、方案落地:务实履约强保障
在厘清法律问题后,俞红趁热打铁,主持双方就本金偿还方案进行务实协商。基于被告当前的偿还能力,双方在俞红的主持下达成一致:被告承认26万元本金债务,并承诺在协议签署后3日内先行支付5万元;剩余21万元本金,分12期偿还,每月支付1.75万元。为增强协议约束力、保障原告权益,被告同意由其妻子作为担保人在协议上签字确认,并同意绑定工资账户在还款日自动划扣款项。该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赋予了强制执行力。
六、案结事了:专业调解显成效
最终,在调解员俞红专业且富有成效的主持下,这起围绕利息认定僵持不下的借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原告的合法权益(本金债权)获得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被告也卸下了不合理的利息负担,明确了可承受的还款路径。俞红调解员凭借对法律规定的精准把握和务实高效的调解技巧,不仅化解了债务纠纷,更引导当事人回归了理性与法治的轨道。
走进建华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董事长致辞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联系我们建华产业
建华制造 建华商业 建华金融 建华文创 建华置地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大观 企业视频 活动锦集 活动预告投资合作
水晶城购物中心项目 建华工业园项目 衢州化工园项目 杭州网商城项目人才招聘
人才理念 招聘信息 薪资福利党群工作
党员教育 党群资料 党建纵横 信息快递 他山之石 党员风采 电教之窗 合作社信息 网上党校 工会工作联系电话:0571-28822222 传真:0571-28822222 地址:杭州沈半路2号建华大楼
版权所有: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06954号-1法律声明